信息工程系2011届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计划
毕业论文(设计)在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主要手段。为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 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
组长:骆耀祖
组员:叶丽珠、包汉宗、杨莉云、马焕坚、刘向荣
教学秘书:卢贺生
二、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1、选题应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必须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基本的专业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或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论文(设计)须做到每个学生一人一题。若一个选题需要几个学生共同完成时,必须要明确每人独立完成的任务,即应有不同的子课题。
3、拟定选题
(1)2010年11月22日~11月24日,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审核表》,报教学秘书汇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指南》,由系里组织人员对指导教师所报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行筛选、合并、初审,通过的选题方向指南由教学系统向学生公布。
(2)2010年11月25日~12月2日,组织学生进行选题,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对在双向选择中不能落实选题的学生,由系里负责协调落实,学生确定选题后,由系教学秘书填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分析表》,并于12月3日之前上报教务处。
三、 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流程
1、师生见面:2010年12月6日~12月17日,指导教师与所带学生见面,明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并安排所指导的学生收集与选题相关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2010年12月20日~12月30日,学生应于12月25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于指导教师,系里组织开题报告会。
3、调研撰写:2011年2月21日~4月30日,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结合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行实习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或实验、理论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设计)的撰写。
(1)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应于3月中旬对指导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以便了解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进度和进行疑难解答。
(2)论文初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于4月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3)论文定稿:学生于4月30日前完成定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对论文初稿进行2次以上的修改,并及时将修改后论文稿件提交给指导教师,以便进行审阅和提出修改意见。
四、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毕业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从事一年以上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
2、为避免指导教师的任务过于繁重,以及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五、 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系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决定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选择自己实践中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但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明确自己所选题目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3、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联系方式变更要及时告知指导教师。
4、专科的论文字数至少6000字,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严格按照指导教师所发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论文模板”。
5、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作好试验记录,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毕业论文作不及格处理。
六、 毕业论文答辩:2011年5月9~5月18日
1、资格审查: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经指导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小组复查通过,方可获得答辩资格;
2、2011年5月9日前系里公布答辩时间及地点,同时学生应将毕业论文按要求装订成册提交给指导教师(不少于2册);
3、2011年5月10日~5月12日,系里组织答辩小组进行答辩。答辩过程须严格按程序进行:①学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手段和结果等;②答辩小组成员就学生论文及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进行提问或质疑,并提出修改意见;③学生根据所提问题进行答辩;④答辩小组评议,对学生论文及答辩进行综合评价,拟定答辩小组意见,并依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4、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其中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项目的自述时间约占10分钟左右,回答质询约占5分钟左右。答辩过程中,答辩记录员应认真做好答辩记录,并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5、论文综合成绩评定方式,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占30%,答辩成绩占70%,折算成综合成绩,并根据综合成绩确定相应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6、2011年5月15日~5月18日,由系里教学秘书将毕业论文成绩录入系统,并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汇总表》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分析表》上报教务处。
7、答辩小组
答辩委员会主任:骆耀祖(高工)
第一组:答辩组长:李建军(副教授)
答辩委员:邢丽超、邓伟民、陈丽洵
第二组:答辩组长:叶丽珠(讲师)
答辩委员:周日勇(讲师)、李海良、李丽霞
第三组:答辩组长:包汉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答辩委员:蒋娅雪、王雪凤、林汉雄
第四组:答辩组长:杨莉云(数据库系统分析员)
答辩委员:王若明(软件设计师)、陈维娜、吴晓玲、潘光洋
第五组:答辩组长:马焕坚、刘向荣
答辩委员:曹婵杰、李可可、杨敏
七、 评选总结:2011年5月19日~5月25日
1、根据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的意见,系里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选,优秀论文比例一般不超过15%,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后,由指导教师填写《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报教务处审核;
2、系总结本届毕业论文的工作情况,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主要经验、成果、完成情况、成绩分布分析、学生情况及指导教师工作情况、今后工作建议等报教务处;
3、各指导教师收齐自已所带学生的毕业论文材料,并装入《综合档案袋》,收齐后提交于教学秘书在系里存档。
八、 毕业论文文本装订:2011年5月8日~5月26日
学生按照学院的毕业生论文规范、统一装订,根据教务处的时间安排,系里组织本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装订、存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