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工智能学院举办师德涵养铸魂工程专题培训

2025-09-17 

20259月16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在励志楼D208顺利举办师德涵养铸魂工程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推动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广东金融学院许国动研究员应邀作专题报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庞革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俏文、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波主持。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俏文在致辞中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她呼吁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入培训,严守纪律、潜心学习,确保师德内容入脑入心。她表示,学校将把参训情况纳入师德考核,强化制度约束,夯实师德根基。杨主任还鼓励教师“学思践悟、学以致用”,结合实际教学科研,从案例中汲取经验,自觉践行育人使命,努力成为学生品格锤炼的引路人,真正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许国动研究员以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知行合一”:从政策规范到文化自觉的教育家型教师培育之路为题作专题培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知行合一,而今天我重点谈的是‘行’。”他通过王树国、曹德旺等教育与企业界人士的案例,阐明“情怀是精神,情怀是灵魂”,强调师德师风本质上是教育家精神的体现,是教育家型教师应追求的信仰。他系统梳理了国家自2018年以来推出的多个师德师风政策文件,指出教育家型教师应具备“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素养维度”三维一体的结构,并特别提出“寓教于研”是实现教学成果化、走向教育家型教师的关键路径。面对教学与科研的现实冲突,他倡议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再向前走一步,实现教学成果化”,通过“行动研究”和“叙事探究”等方法,将教学经验转化为可传播、可复制的教育知识。他还详细介绍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行动研究四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叙事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构建,最终形成“一师一模式、一课一风格”的教学特色。他呼吁学校层面建立教学型教授发展路径和多元职称评审机制,为教师提供组织保障和发展氛围,真正实现“教研融合、专业自觉”。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庞革英在总结中充分肯定培训成效,并感谢许国动老师的精彩分享。她强调教师应在三方面形成共识:一是以政策为基,深入学习国家和学校相关制度,守好教育底线;二是以情怀为魂,传承以德为先的教育传统,践行“教育是良心活”的理念;三是以担当为行,提升六大核心能力,整合资源、持续反思,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实现“教研融合”。庞部长表示,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与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波在闭幕总结中表示,本次培训为学院深化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指明方向。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推进师德涵养与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作。





上一条:2025年下学期人工智能学院第二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条:校企携手实训,共育AI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