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教融合 >> 最新动态 >> 正文

产教融合新篇章:华商学院携手睿尔曼以轻量机械臂赋能 AI人才培养

2025-07-01 


2025年6月30日,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尔曼”)聚焦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建设展开座谈交流广州华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吕峻闽、实验教学与网络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曾志区、华商科教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廖青、信息中心工程师唐湛、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波、院长助理洪绍勇、产教专员徐胜超、产教秘书王坤、会计学院朱文教授、睿尔曼副总经理虎兴刚先生等参加座谈此次交流旨在响应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引入睿尔曼超轻量工业机械臂、共建数据训练中心及开发本土化实训场景(如校园巡检),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轻量化机械臂技术赋能教学革新

睿尔曼带来的核心教学设备——0.05毫米高精度机械臂成为亮点。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医疗、农业、工业分拣等多场景教学,其铝合金材质与负载5-9公斤的性能远超行业同类产品。校方计划将设备投入三大实践方向:机械控制基础教学、视觉识别算法开发及二次创新应用(如图书馆整理机器人)。副总经理虎兴刚先生指出:“机械臂的6自由度设计覆盖95%教学场景,而7自由度版本可满足科研级数据采集需求,为学生提供从操作到创新的全链路训练。”


智慧校园迎新机器人秋季新学期落地

针对校方提出的人形交互需求,睿尔曼创新采用“机械臂+轮式底盘”方案:机械臂搭载身份证识别器实现基础交互,轮式设计确保稳定性与6小时续航能力,兼顾成本与时效性。徐胜超老师表示:“这套系统将大幅提升迎新效率,未来可扩展至校园导览、安防巡检等场景。”


华商迎新机器人需重功能、稳对接、控成本、保时效

廖青主任详细阐述了华商学院对“迎新机器人”项目的具体需求与应用场景:计划在新生报到时部署于图书馆入口处,实现身份识别、个性化语音欢迎及基础问答功能。他强调需平衡成本与可行性,接受轮式或固定式底盘方案,优先确保系统对接稳定性,并明确时间紧迫性。同时,廖青指出外观需兼顾科技感与人形元素,但功能开发优先级高于拟人化动作。


大赛引领人才共育生态

未来合作将以“中国机器人工厂大赛”为引擎,通过赛事孵化创新成果。睿尔曼开放银河通用、巨星智能等企业案例库,派遣工程师驻校组建“双师型”团队,重点培养学生三大能力:机械臂二次开发、视觉算法优化及数据管理系统搭建。杨波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行业革新者。为此,学生不仅要掌握机器人基础原理,更要深入快递机器狗爬楼配送、校园清洁机器人自主巡检等真实产业场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从'操作执行者'到'技术革新者'的跨越式成长。"这标志着产教融合已进入"真场景、真任务、真成长"的新阶段。


公司简介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精密控制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工业自动化、物流仓储、教育科研等领域提供创新产品与定制化服务。公司以“让智能触达每个场景”为使命,推动机器人技术在真实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下一条: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华商学院与宇树科技共探人形机器人产教融合新路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