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为紧跟时代步伐,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3月3日下午在创新楼30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包括院务会议、校企交流座谈会及台湾博士座谈交流会,共同聚焦机器人产业学院及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
(一)院务会议
院务会议由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戴经国主持,副院长杨波、叶仕通、陈洋广及信息管理系主任杨莉云、副主任李丽霞、软件工程系主任田小玲、副主任翟建丽、产教专员徐胜超、办公室主任肖绍洪等共同出席此次院务会议。
在院务会上,戴院提出设立机器人产业学院和研究院的规划,以推动学校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学院决定制定针对性的人才招聘政策,提升工科人才待遇,吸引优秀机器人专业人才加盟。同时,强化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授课,指导学生实习实践。资金问题是关键,学院正积极与学校沟通,争取更多经费支持,并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在场地和设备方面,学院计划打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训基地,配备先进机器人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践平台。
会议深入讨论了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招生专业问题。经过综合考量,学院初步计划将软件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纳入机器人产业学院招生范围。软件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与机器人的软件控制和算法开发紧密相关;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则注重信息的管理和处理,能够为机器人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提供支持。
为确保专业特色和竞争力,学院将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展开系统调研,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校企交流座谈会
校企交流座谈会由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戴经国主持,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高教资深市场经理李伟光、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张铁军代表莅临我院,学院副院长杨波及信息管理系主任杨莉云、副主任李丽霞、软件工程系主任田小玲、副主任翟建丽、产教专员徐胜超等共同出席此次校企交流座谈会。
会议伊始,戴经国院长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学院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和机器人研究院的指示精神。他明确表示,产业学院成立后,至少有两个专业将会在今年9月启动面向机器人方向的招生工作,同时计划购买机器人用于教学研究和体验展示,为产业学院的产业创新和产教融合奠定坚实基础。随后,优必选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张铁军详细汇报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建设及运营方案,展示了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教融合经验。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课程建设和专业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张铁军工程师建议,软件工程专业应紧密结合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杨波副院长提出,学院的专业设置可以与健康医学院的健康医疗方向相结合,充分利用华商学院内部的资源优势,实现跨学科协同发展。经过深入探讨,与会人员达成共识,认为信息管理和软件工程的专业方向设置应与原有专业方向有所区别,以体现新设专业的特色,确保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三)台湾博士座谈交流会
院务会议由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戴经国主持,台湾博士项勤校、林克保、叶炖烟、余益滨、朱晋德等共同出席此次院务会议。
会议伊始,戴院对新进台湾博士教师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他们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同时分享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面临的挑战。戴院表示,学院将积极协助解决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遇到的困难。
在交流过程中,戴院重点介绍了学院计划建立的机器人产业学院和机器人研究院。戴院与教师们就机器人学院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戴院提出,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与业界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他期望在座的博士们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参与机器人学院的筹建工作,为学院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会议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人工智能学院明确了机器人产业学院和研究院的发展路径与前进方向。尽管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但学院将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确保机器人产业学院和研究院的顺利建设和持续发展。